2021年,婚前买房、婚后买房、父母出资买房房产归属一览表 发布时间:2021-01-20 11:02:46
夫妻离婚时
通常会面临一个
无法避免的问题
房子,该咋分?
婚前一方出资买房
却登记在另一方名下
房归谁?
父母出首付款夫妻共同还贷
又该咋分?
答案都在下方表格里
赶紧看下去~
|
|
|
|
结婚前取得房屋产权,房屋登记在出资方名下,并还清个人贷款或全款买房
|
|
结婚前已还清全部贷款,但婚后取得房本,房屋登记在出资方名下
|
结婚前夫妻一方已支付房屋首付款,并向银行申请贷款,房屋登记在该方名下,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
|
认定为产权登记方的个人财产,夫妻二人共同支付的贷款及房屋相对应的财产增值部分属于共同财产;尚未偿还的贷款视为产权登记方的个人债务。
|
|
通常是出资方不具备购房条件,以对方名义购房,若无特殊情况,会视为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按共同共有处理;如果有证据证明出资方明确表示归登记一方个人所有,按产权登记方个人财产处理。
|
|
|
同居生活期间购房,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婚后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
|
同居生活期间购房,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非同居生活期间购房,按照共同财产处理还是按照借款或赠与处理,视具体情况而定。
|
|
|
|
|
|
房屋是出资方个人婚前财产在婚后的转化,应认定为个人财产;若出资方只支付了首付款,房款尚未偿还部分及房屋增值部分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
|
|
|
|
|
|
|
夫妻离婚时不能简单地完全按照登记情况将房屋认定为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法院重点审查夫妻双方在购买房屋时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真实意思确实是将购买的房屋赠与未成年子女,离婚时应将该房屋认定为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由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暂时管理;如果真实意思并非将房屋赠与未成年子女,离婚时将该房屋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
|
|
|
|
|
|
|
|
由夫妻二人共同还贷,离婚时一般将房产判归产权登记方所有,由该方支付剩余贷款。对婚内夫妻双方共同还贷(包括本金与利息)及房屋增值部分,由产权登记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
|
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父母明确表示赠与登记方或夫妻双方或者有其他相反约定的除外。
|
|
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若双方约定了共有方式及各自份额,则按照双方约定享有房屋产权。若双方对共有方式未进行约定,视为等份共有。
|
|
|
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父母的出资应认定为对各自子女的赠与。
|
|
|
|
|
|
|
|
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父母出资部分视为对对方子女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
|
|
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父母出资部分视为对对方子女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
|
|
一般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属于共同财产。
|
|
|
|
离婚时尚未取得不动产登记证书:夫妻一方婚前支付部分房款,婚后共同还贷,或一方用个人财产还贷,但房屋增值。
|
|
|
法院一般不会主动将第三方追加为第三人,而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采取如下措施:
(1)对房屋部分的财产分割不予审理,由当事人另案起诉;
(2)将案件中止审理,告知当事人另行提起析产之诉,后根据析产之诉的判决结果,分割夫妻共有部分。
|
文章出处:江西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