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案件快报 -> 案件快报

向ATM取款机动手 他们载了

  发布时间:2009-11-02 11:08:13


    自今年7月中旬起,犯罪嫌疑人张新在广州遥控指挥鲁亮等二人在郑州四家银行的ATM机上做手脚,先后骗取多名受害人共计26000元,11月2日,该团伙三人因涉嫌诈骗罪由公诉机关向管城法院提起公诉。

    21岁的张新是广西人,年初到广州找工作,却一直没找到,于是想对银行的ATM机做点文章,捞一把。他叫上在网吧认识的34岁老乡鲁亮和25岁的吴洋入伙,并于7月10日将鲁亮二人送上去往郑州的火车,并交给他们一部小灵通和一些“差旅费”。

    鲁亮二人到郑州后首先按照张新的指示买了个本地小灵通号码61219***,再将该号设置来电转接,所接电话即是张新在广州的手机号。接着,鲁亮二人就开始分头在郑州及周边城市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4家银行的ATM机上贴上小告示:

   “尊敬的顾客您好,由于近期ATM机系统进行升级调整,在调整期间有时会出现ATM机吞钞或吐卡等现象,如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类似情况时,必须要及时进行补账或挂失处理,逾期不处理者损失自负!客服电话:61219***”

贴上告示后,鲁亮二人再用自备的工具堵住ATM机的出钞口。这就是此二人每天需要做的。

    7月14日,一位狄先生在ATM机上取款时发现没有出钞口没有像往常那样吐钞,但是面前屏幕上的提示显示取钱成功,他慌了,茫然间看到了贴在ATM机上的小告示,他立即按照上面的提示拨通了61219***,接电话的正是张新。

    张新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狄先生自己是银行工作人员,还报上了工作号,并耐心听狄先生叙述情况。稍后张新告诉对方可以帮助其将钱打回到账户,但需要狄先生的配合:步骤一,如实告知身份证号及银行卡内余额,以便确认狄先生的身份,步骤二,按照张新的提示输入该银行的“公共账号”及一串特供密码,以便银行方面根据一对一的特供密码删除狄先生此前的取钱操作,使其银行卡上的金额恢复原状。狄先生按步就班,却发现自己银行卡上的余额只剩下个位数,少了14200元,当他再次拨打小告示上的电话,已无人接听。

    狄先生报了警。警方根据小告示上的电话号码顺藤摸瓜很快侦破此案。原来,张新根据步骤一了解受害人账户余额,步骤二的操作其实就是转账,从受害者的账户上的余额中选取最大值转到张新的账户,完成骗局。

    根据警方的调查得知在步骤二中,所谓公共账号其实是张新的个人账号,所谓特供密码其实是张新试图从受害人账户骗到手的钱数,这一步实现在于张新从第一步得知受害人账户余额后,利用受害者不熟悉ATM机转账的操作程序,假借密码之名实则是让受害人在填写转账金额的位置填写上了所谓张新编出的数字。当事人完成操作,张新也就得手,不再接听电话。

    而张新选取建行等四个银行是因其在策划该骗局伊始便从不法渠道购买了这四个银行的银行卡用于作案的方便。截至案发,张新等人从多名受害人处共骗得26000元,现赃款均未追回。

    管城法院刑事审判庭将对此案于近日进行审理。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