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于吉萍。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的故事。
人们都说,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就拐在了兰考。但大自然并未眷顾这个豫东小县,内涝、风沙、盐碱这“三害”,曾让兰考人饱受饥荒贫穷之苦,兰考也成为中国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
1962年冬天,正是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兰考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在这样的紧急关口,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了兰考,就任县委书记。
他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绝不离开这里。
焦裕禄深深地了解到,三害自古以来害了兰考人民很多年,他下决心要把兰考县一千八百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
“在村民的记忆中,在兰考期间,焦裕禄除了开会,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他拖着带有慢性肝病的身体,靠着一双铁脚板和一辆旧自行车,跑遍了兰考全县一百二十多个大队。经过数月的辛苦奔波,他基本上掌握了水、沙、碱的发生规律,带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规划。在除三害的过程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实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焦裕禄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同干部、群众一起出力流汗。
提起焦裕禄,大家肯定对他双手叉腰的一张照片有印象,很多人觉得双手叉腰的他非常潇洒,然而这张照片的背后是,焦裕禄此时的肝病已经十分严重了,他叉腰是用手指顶着自己的肝部来缓解疼痛。
1964年3月23日,焦裕禄因为病情恶化住进了医院,医生发现他的手腕上有很多烫伤,问了才知道,为了缓解疼痛,他一直用烟头烫自己,他说,这是他发明的疼痛转移法,外面疼了,里面就会感觉好一点。为了不被妻子发现,焦裕禄先是烫胳膊,这样袖子放下来,就不容易被发现,后来,胳膊不够烫,就一直烫到了手腕部位。但即使是疼成这样,焦裕禄也不肯打止疼针,他说,兰考这么穷,能省一针就省一针把。
肝癌晚期的他,弥留之际,仍然朝着兰考的方向望去,他在牵挂着,牵挂着沙丘封住了没有,盐碱地上的麦子长的怎么样了,老韩陵的泡桐树载了多少棵了焦裕禄去世后,人们在他病床的枕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焦裕禄一生的信仰与追求都在这两本书里。
树木之所以参天,是因为根须深植;丰碑之所以巍峨,是因为底座牢固。焦裕禄同志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作为一名政法干警、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向焦裕禄同志一样发扬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优良传统,时时处处做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表率,在奋发有为中培养严谨作风,在甘为人梯中实现人生价值,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用平凡的工作书写不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