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管城法院诉前调解帮农民工快速拿到工钱 发布时间:2021-12-27 09:29:42
“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法院调解的效率这么高!”法律援助中心的王律师激动地说。近日,管城法院通过诉前调解化解了一批农民工“讨薪”纠纷。
祝某等30多名农民工受于某雇请,在某项目建设工程做水电工。项目工程结束后,祝某等30多人的40余万工资没有拿到手。于某以个人名义向农民工出具了欠条,承诺会尽快支付工资。但是祝某等人多次向于某、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催要,他们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工资。万般无奈之下,祝某等人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后援助中心指派援助律师分批把于某及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诉至管城法院。
管城法院立案部门了解相关情况后,认为该案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为快速解决双方纠纷,在收到案件后,开通农民工“绿色通道”,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将纠纷委派给调解经验丰富的特邀调解员杨含茹,由她负责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
调解员杨含茹接到案件后,在遵循调解自愿原则下,充分听取了当事人的意见,认为该案涉及人数众多,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严峻,很多原告委托援助律师后,又找到新的工地继续辛苦劳作,有的已回老家,他们遍布全国各地,不方便来回奔波。为快速促进调解进程,杨含茹通知原告援助律师及被告法务先行调解,初步达成调解意见。为减轻原告负担,调解员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逐个与原告联系,耐心细致调解。在她的努力下,不到一周的时间,现已经有第一批农民工拿到了工钱并撤诉,其他的已基本达成调解意向。
这批案件的快速解决,不仅帮助农民工在法治维权的道路上“挺直了腰板”,也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法院诉前调解的成效,感受到把非诉解决纠纷机制挺在前面,真抓实干的决心。今后,管城法院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利用一站式诉讼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从多元化解需求出发,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把矛盾化解在诉前。
近年来,管城法院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创新内外联动机制,构建诉前调解格局,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建设,把矛盾化解在源头,一方面努力实现群众少花钱不伤和气解决问题,增加群众的幸福感,另一方面有效的减少诉讼案件,减轻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
管城法院对调解工作突出了“三个要”:一要遵循法律法规,不能当事人同意就简化程序、不作审核,而要时刻防范虚假诉讼;二要产生共情,理解当事人的想法和感受,注意他们的非语言提示和话里话外情绪,形成审慎而全面的判断,借助法律、人情予以沟通、引导;三要突出化解,以解决当事人实际纠纷为目的,让他们少跑趟,少花钱,少作难,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减轻审执压力。
诉前调解是全面提升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水平,推动实现司法为民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抓手。管城法院将始终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主线,积极主动作为,务实谋划,补齐短板,努力推动诉前调解工作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