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管城法院妥善解决“执转破”案件 助力企业“绝处逢生”

发布时间:2022-01-04 09:28:32


“从你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更感受到了管城法院对困难企业的扶持与帮助,为我们雪中送炭和排忧解难!”近日,一企业负责人李超将一面写有“情系企业冷暖 司法护航民生”的锦旗送到管城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庄巧利手中,感谢法院帮他们妥善解决了“执转破”案件,并在案件审理中延伸审判职能,帮助企业要来了拖欠工程款,让已经濒临破产的企业“绝处逢生”。

2014年5月,李超(化名)在郑州注册成立了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程序软件开发,因受到疫情和今年暴雨影响,导致该公司经营亏损严重。因拖欠的张某等多名离职员工的工资无法支付,张某等债权人与河南某电子科技公司经过仲裁裁决确认了职工债权,后该公司仍未按裁决书履行义务,张某等债权人陆续向管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管城法院执行局经过线上线下财产查控后,发现该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故对该系列执行案件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经申请执行人张某等人的申请,管城法院将该案件的执行案件移送至郑州中院进行“执转破”审查,并于10月19日,郑州中院指定本案由管城法院审理。

图片

管城法院受理该“执转破”案后,党组成员、副院长庄巧利作为承办法官深入细致地查阅了该案卷宗,详细了解了各方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又结合管理人的调查情况,认为就这样将一个暂处困境的公司直接破产实在可惜。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兴则经济兴。如何用司法力量帮企业纾难解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是管城法院一直以来秉承的办案原则。为此,庄巧利调整了办案思路,引导当事人通过和解方式解决纠纷,从而实现双方利益共赢。

对张某等债权人,承办法官耐心劝导,表示非常理解他们讨薪的不易,也希望他们能给曾经工作过的企业一个新生的机会,虽然欠款数额不大,但对于一个经历了大灾大疫的中小微企业及创业者来说十万元的资金都是难以筹措的“巨款”,希望债权人能给予一定的宽限时间。

对李超这边,管城法院倾力相助,一方面免除了该公司的破产费,另一方面与管城区政府联动协调、共同筹措,将李超应付给管理人的费用核减至1.5万元,并予以救助。

回想起创业的艰辛和守业的不易,李超心酸难耐,但看到法院无私帮助,尽最大努力保住他奋斗多年的心血,李超非常感动,表示一定尽最大努力将钱尽快凑齐,还给债权人。

12月7日,李超提出和解协议草案,并向法院申请破产和解,将和解协议草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并获得通过,法院依法裁定认可和解协议。一周后李超将所有申报债权的款项打到管理人账户,由管理人将款项分发给各债权人,债权清偿率为100%。12月18日,管城法院裁定破产和解终结,至此,濒临破产的公司终于迎来生还希望。

事情的圆满解决促使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然而,“破产和解”只是给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想要获得新生仍然困难重重。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了解到,由于其他公司拖欠李超公司的工程款,才造成企业的困境。于是管城法院当即决定“一帮到底”,并主动找李超深入细致地了解公司面临的实际困难。

图片

管城法院对此高度关注,在优化营商办公室的积极推进协调下,部分公司结清了拖欠李超的工程款共计20多万元,回款到账,公司终于“活过来了”。“你们为我们所做的比政策更有说服力,比承诺更可靠!”李超激动地说。

破产速裁案件办理期限是6个月,往往相对简单的案件也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办结,而李超公司的案子从接收到案件办结共计历时57天,接到案件第一时间发出公告招募管理人,案件办理一周一报一总结,案件推理进度节点实时记录,全方位确保第一时间化解纠纷,第一时间给企业发展多一线生机。

本案是管城法院持续深化破产案件审判,全面落实“执转破直通”机制、快审快办、高效高质、多方满意的一个生动缩影。2021年以来,管城法院以便捷、高效、公开、公正、低成本、可预期的评价标准,重点围绕“执行合同”“破产案件办理”和“保护中小投资者”三个评价指标进行谋划、开展工作,持续破除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多措并举为管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软实力,就是生产力,就是核心竞争力。管城法院将继续发挥司法职能,将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措施做到实处,实实在在服务当事人、便利老百姓,助力企业解决难题,积极向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为辖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