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创新“三端协同”机制 释放司法专业动能

亮身份 展形象丨管城法院融入区综治中心机制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12 17:06:5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要载体。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工作,自20244月率先入驻管城回族区综治中心以来,坚持立足司法职能,聚焦纠纷预防化解关键环节,系统性创新构建了前端精准导流、中端多元调解、后端效力保障三端协同工作机制。

   该机制高效整合司法专业资源与综治中心优势,有效激活中心解纷效能,提升了基层解纷能力,为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管城实践


   一、前端精准引导:疏解诉讼压力,开辟解纷新路

   窗口精准导引。管城法院在立案窗口设立综治中心引导区,配备专人负责。工作人员主动甄别案件,清晰阐释中心简便、联动、零成本、效力强优势,引导适宜案件优先走非诉渠道,以快速实现当事人权益。

   主动延伸宣传。管城法院联合综治中心深入社区开展有纠纷找综治主题宣传,利用关键节点、电子屏等载体,通过案例、流程讲解,提升群众认知与信任,引导纠纷源头化解。截止目前,区综治中心高效受理知产、物业、道交等纠纷3951件,开辟便捷解纷新路径。


   二、中端调解创新:筑牢专业阵地,提升解纷质效

   案件精准引流机制。制定实施《向区调解协会分流案件办法》,规范识别、分流、接收、调处、反馈全流程,确保案件分得准、接得住、调得了、转得顺,奠定高效运行制度基础。

   物业专项攻坚机制。聚焦高发领域孵化专业力量,引入专业调解组织组建商和管家团队。2025年上半年该团队受理物业纠纷1230件,成功化解289件,成功率约23.5%,显著提升社区矛盾专业化化解水平。

涉企纠纷协同调处机制。创新引入区公证处常驻综治中心,采取法院+公证处形式,针对涉企纠纷提供调解+赋强公证服务。今年以来,公证处高效化解纠纷274件,对54件协议优先赋强公证,有效保障企业权益,降低解纷成本。

   专业阵地体系化构建机制。推动区司法局成立调解协会,依托数据分析,设立房地产、道路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十个专业分中心。自今年5月上述分中心入驻综治中心以来,累计分流案件543件,化解67件,形成专业解纷合力。

        “共享法庭赋能机制。在区委政法委大力支持下,管城区出台相关文件,在区综治中心及街道、村(社区)建成7共享法庭站点。骨干法官担任联络员,提供在线指导、类案参考、调解支持及司法确认。自站点建成以来,管城法院累计指导调解1088件,化解242件,推动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街道,延伸司法服务至末梢。


   三、后端保障强化:打通效力屏障,夯实解纷根基

   源头治理重预防。管城法院主动参与综治中心实质化运行,针对矛盾纠纷多发领域,推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分析成因,制定源头预防对策,并通过向有关部门和企业发出工作提醒函,督促整改,有效减少纠纷增量。

   法律赋权强底气。管城法院联合区公证处在区综治中心及13个街道设司法确认点。对合规协议即时引导办理赋强公证或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2025年上半年,共办理赋强公证或司法确认187件,彻底打通非诉解纷最后一公里

   分层培训提专业。管城法院制定培训计划,开展法律政策+技能实训+类案实操靶向培训。每周召开例会,对调解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讲评。2025年线上培训2次覆盖200余人次,辅以个案指导、卷宗评查,推动实现调解规范、文书统一、效力保障三大提升。

联动指导聚合力。建立法官智库实时在线指导,确保调解工作权威、高效、可预期;为欠薪等急案开通绿色通道;法官为重大疑难案提供意见并参与联调,兜牢社会稳定底线。


   下一步,管城法院将持续深化三端协同机制创新,优化流程细节,提升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保障发展能力,全力支撑综治中心实现纠纷集成接收、协同调处、全链解决目标,为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法治力量。

责任编辑:徐晓艳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